血拼“雙十一”,你撈到了什么?
又一年“雙十一”到了,阿里的這一造勢營銷早已形成了電商界的慣例,在其來臨之際,商家和消費者都做好了十足的準備來大干一場,俗稱血拼雙十一,進而大批“剁手黨”開始出沒。其實,這么拼,你撈到了什么?
“雙十一”作為電商領域的一大促銷手段,以價格優(yōu)勢聞名,各大線上線下的商家企業(yè),都在張羅著各種活動,以順勢吸引客戶,電商界常見的促銷方式包括專門的雙十一會場、紅包優(yōu)惠券領取、爆款秒殺等等,線下店鋪則有類似滿100立減50不等的消費模式,對用戶來說是難得的大優(yōu)惠,難以抵擋的誘惑洶涌而至,你忍住了嗎?
在這種趨勢的推動下,許多用戶都會懷著同樣的消費心理,認為機會難得,不消費反而覺得浪費,于是興致勃勃等著雙十一開搶,在購物之前從不考慮商品的實用性,只要便宜就買,但是往往購買回來之后卻發(fā)現(xiàn)商品根本用不上,以為是一場精打細算的購物,最后冷靜下來思考之后才意識到,其實再便宜的東西用不上還不如不買。
雙十一總會有人歡喜有人愁,在活動開始前,消費者早已守候在電腦前把自己想要購買的商品頁面打開準備秒殺,一旦秒殺成功就會欣喜不已,貌似撿了個大便宜,但是也有購買不成的用戶心塞不已,例如:早早看中的一個包包,就等著雙十一搶購,不料網(wǎng)絡太慢,下手太慢,沒搶到,便會懊惱秒殺不成而捶胸頓足。事實上,真的撈到了便宜么?小編認為促銷手段始終是促銷手段,面對商品降價誘餌,也要理性消費。
譬如說,雙十一天貓免費搶紅包,可抵現(xiàn)金消費,小編試過,成天守在網(wǎng)站前到點搶紅包,很多時候搶不到,最多不過十幾元而已,但是使用基本都有要求,買滿多少元可使用一張優(yōu)惠券,又或者不能與其他優(yōu)惠同時使用等等,想想,這種有限制的消費,得到便宜的又會是誰呢?再者,習慣了在雙十一血拼的伙伴們,可以試著做一次研究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普遍參與活動的商品在雙十一之前的幾個月就會開始調(diào)整價格,為后期的打折做準備,用戶最終獲得的優(yōu)惠也不過是曾經(jīng)的原價而已,又何必拼成這樣呢?這也是理性消費者認為的雙十一貓膩。如果僅僅是湊熱鬧,還是學學小編吧,靜靜地看著大家血拼“雙十一”。
當然,雙十一活動的存在也給電商帶來了巨大的意義,從阿里每年雙十一營業(yè)額的突破可以反映出經(jīng)濟水平的提高,同時人們對電商網(wǎng)購的認知又上升了一個高度,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。
但是,對于消費者來說,確實要以理性的心態(tài)進行消費,趕上擁擠的雙十一盲目跟從,不一定是好事,曾經(jīng)出現(xiàn)過雙十一過后超負荷的物流工作,導致快遞無法在預定的時間內(nèi)到達用戶手中,甚至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不及平時的好,造成退貨煩惱,到頭來什么也沒撈到。
本文由奇億網(wǎng)站建設原創(chuàng),原文地址:http://www.studstu.com/news/1218.html,轉(zhuǎn)摘請保留版權,謝謝。